BOB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在京逝世,享年96岁。在中科院植物所缅怀王文采的网页上,一些晚辈不约而同地留言称,看到这则消息时,眼前浮现的,是先生高龄仍在图书馆查阅文献、在标本馆解剖镜旁伏案工作的身影。
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的70多年里,王文采为摸清我国植物多样性“家底”、植物分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首先要知道中国有多少植物,它们长什么样,分布在哪里。王文采先生从进入中科院植物所的那一刻起,就投入毕生的精力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效华说。
在野外调查时曾感染疟疾,命悬一线年,王文采出生于山东济南。少年时期,他就读于北京四中,并展露出绘画和音乐才能。BOB19岁时,王文采考入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大三那年,BOB植物分类学课程燃起了他对植物的浓厚兴趣。他被植物标本和精美的植物纵切面图深深吸引。
新中国成立后,全面调查我国植物资源现状、建立属于自己的植物分类学研究体系迫在眉睫。王文采称,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采集人员很早就曾到中国采集大量标本,这些国家的植物园专家通过研究标本,发现了很多新属新种。为了采集植物标本做好植物调查,王文采也多次前往人迹罕至之地开展野外调查,在情况恶劣的环境中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1965年,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抽调10人,以王文采为主要组织者和编研人员编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王文采完成了其中荨麻科、毛茛科、紫草科和苦苣苔科等十余科的编写工作,并主持了全书的统稿工作。
他举例说,做衣服使用的比较好的麻类就是来源于荨麻科,物种鉴定主要靠花朵和果实,但荨麻科植物花朵非常小,只有2-3毫米,观察其形态结构很费眼睛,果实比花还小,而且长得很像。此外,荨麻科植物水分比较多,被压成标本后黑乎乎的,当时的解剖镜不够先进,照明又不好,给物种鉴定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苦苣苔科植物的花朵倒是很大,但是物种分类非常杂乱,BOB缺乏资料,也不容易鉴定。但是在王先生的心中,只要国家有需求,他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去做,乐此不疲。”
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高天刚说,评价植物分类工作做得是否好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检索表是否管用,能否快速、准确地鉴定标本。“王先生学术积累深厚,他给出的检索表好用,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比如,他们的《中国植物志》苦苣苔科部分发表之后,受到国际植物分类学家的欢迎,其中的检索表很快被翻译成英文并发表到国际植物学刊物上。”他说,王文采的检索表是经过充分实践获得的结果,因此可靠、好用。
王文采注重学术传承,为壮大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的人才队伍,他布局了重要经济植物大类群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毛茛科、豆科、菊科、兰科和禾本科等物种数量丰富且分类研究不甚清楚的植物类群。
金效华回忆称,1999年,他在中科院植物所读硕士研究生,一开始研究方向是蕨类植物,当时所里研究兰科植物的三位专家已全部退休,研究队伍面临着断代困境。中国兰科植物种类多、又漂亮,有重要的经济、药用和文化价值。在这种情形下,王文采通过努力,结合个人兴趣,安排金效华“换方向”,研究起兰科植物。
在学生们眼中,王文采待人真诚,平易近人。“他境界高,凡事总是先考虑别人,不计得失。BOB在植物学研究上,他经常热情帮助请教他的人,从植物学爱好者到国际学者,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帮助不因对方身份不同而有差别。”高天刚说,BOB晚年时,王文采常言及他在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他时刻自省、不忘初心,是真正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