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29日,记者在位于安溪县湖头镇山都村幸福小镇的安溪丰田国有林场时花培育基地看到,50多万株凤尾鸡冠、多头鸡冠、孔雀草等时花争奇斗艳BOB,静待今年国庆节上市。
为统筹时花、绿化苗木生产和城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高时花和绿化苗木的自给率,节约城市园林绿化采购成本,今年年初,泉州市启动市管国有林场时花和园林绿化苗木定向培育项目。据悉,国有林场盘活低效用地,探索建设时花和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在全省尚属首创。
作为泉州市唯一承接时花定向培育的市管国有林场,今年1月,丰田国有林场正式启动建设时花定向培育基地。安溪丰田国有林场2018年由原丰田国有林场与白濑国有林场优化整合而成,经营总面积15.6万亩,总蓄积量10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7%,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以林木良种繁育及森林资源培育为主业。
时花培育基地选址安溪县湖头镇的一处闲置地块。丰田国有林场场长龚伟勇介绍,时花基地规划建设1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时花培育区、时花展示区、林草科普(研学)区,二期为珍贵树种苗木培育区、生态体验区、林区文化体验区。目前,基地已建成1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和2500平方米简易大棚。
如何培育质量合格的优质精品时花?对于此前以植树造林为主业的林场而言,这是一项“零基础、零经验、零场地”的新挑战。为此,丰田国有林场依托林场科研优势,马不停蹄优选时花培育品种,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技术人员外出调研考察、学习借鉴,邀请院校、企业专家到现场指导培训,开展不同育苗基质配比、播种方法BOB、水肥管理、温湿度管控等技术试验,力求寻找最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时花培育方法。
“第一批时花种子播下后,好几天都没有发芽,还以为这批种子失败了。”丰田国有林场科技股工作人员吴木花回忆,正当大家失落的时候,第四天却惊喜地发现穴盘里冒出一片片嫩绿的芽尖。备受鼓舞的工作人员更加耐心细致地照顾时花小苗,每天都要细致观测温度湿度等各项数据。
在技术人员的精心呵护下,4月22日,丰田国有林场培育的首批时花穴盘苗正式出圃。
“我们优化种植技术,让时花花期更长、花色更鲜艳。”龚伟勇表示,林场培育的时花平均高度15厘米、冠幅15厘米、花期达80天,品质、花期优于市场,时花种苗投放市场后反映良好,不仅泉州市局定向采购投入市政工程绿化美化,还吸引晋江、南安、泉港等地的园林单位及企业下单订购20多万株。
如今,丰田国有林场时花基地栽培孔雀草、百日草、鸡冠、夏堇、一串红、非洲凤仙等品种时花,主要供应泉州中心城区各个重点节假日的时花需求,预计今年可出圃时花成品苗270万株,可实现经济收入近200万元。
“除安溪丰田国有林场以时花定向培育外,另外8个市管国有林场根据所处区位及环境条件,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用苗通用标准和市区绿化主要苗木品种,分别定向培育各类优势品种苗木。”泉州市种苗站站长张莉萍介绍,国有林场定向培育时花和园林绿化苗木,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截至目前,泉州全市共盘活林场闲置、低效用地建设苗圃地525亩,培育时花165.3万株BOB、绿化苗木近3.8万株,完成年度任务的108.6%。
“过去林场经营模式单一,以林木良种繁育及森林资源培育为主业。时花培育基地的建设,为林场多元化经营创造了更多可能。”龚伟勇说,林场将以时花培育基地的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国有林场的经营机制向多元化转变。
龚伟勇介绍,此前,林场就在深山里专注造林,少为人知;时花基地的建设,则为林场提供了“移动的阵地”。“通过建设时花基地,国有林场培育的时花走出深山,种到了中心市区,在扮靓城市的同时,也成为林场展现自我的招牌和窗口,不仅可以推动国有林场参与时花苗木市场的多元化竞争,也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市场,提升林场的综合竞争力。”
也正是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丰田国有林场时花培育基地二期除了建设珍贵树种苗木培育区,还将配套建设生态体验区、林区文化体验区,届时,林场将推行“基地+研学实践”“基地+林业科研”“基地+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等模式,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据悉BOB,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BOB,泉州市林业局立足国有林场资源现状和土地潜力,形成时花和绿化苗木培育实施方案,制定2025年、2027年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500亩、2590亩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将通过租赁、控股、联营等形式拓展场外发展空间,解决规划苗圃建设用地问题,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王川林 文/图)